公司成功举办“中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重大意义与精神研究”专题研讨会

11月12日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在华东理工大商学院大楼214室举行,会议主题为中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重大意义与精神研究40余位高校专家学者、媒体杂志编辑以及公司博士生、硕士生参加了此次研讨。公司党委书记陈俊傲,《文汇报》特聘首席评论员杨逸淇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原调研员李明灿《上海宣传通讯》编辑部主任吕东卉,yl12311线路检测副经理汪斌锋分别主持研讨会。


在开幕式中,公司副董事长李涛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分别致辞。李涛在欢迎辞中介绍了公司yl12311线路检测发展特色和办学成果,并希望能够借此次研讨会促进公司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王炳林在致辞中强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召开今天的研讨会有利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具有战略意义。他指出中国的新发展阶段是在脱贫攻坚获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取得的,因而要在总结过去发展成就的基础上认识现代化并提出未来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图片说明:王炳林致辞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永贵“以科学思维引领后小康时代美好生活建设”为题作主旨报告。王永贵阐述了如何科学思维解决后小康时代面临的一些问题:第一,树立战略思维或者系统观念来固化后小康时代的目标;第二,以辩证思维破解后小康时代人民美好生活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第三,善用创新思维,抓住后小康时代发展的重要契机;第四,以法治思维来筑牢后小康时代建设的公平根基问题;第五,用底线思维来筑牢后小康时代美好生活建设的风险因素。

图片说明:王永贵作主旨报告

本次论坛的第一场主题研讨由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原调研员李明灿主持,《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主编、研究员曹泳鑫做点评。同济大学yl12311线路检测教授郭强后小康时代走向美好生活的路径与标准为主题发言,分析了后小康时代的基本任务以及我国不同人群的利益诉求及其思想状况的问题东华大学yl12311线路检测经理王治东教授“关于美好生活的研究大有可为”为题进行发言阐述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所要完成的任务;上海理工大学yl12311线路检测经理金瑶梅教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探析”为主题进行发言,阐述了建设美丽中国面临的挑战及措施;上海政法大学公司党委书记徐俊峰教授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为主题,从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具体内容和对中国的启示两个方面重点论述;西北师范大学yl12311线路检测副经理金建萍教授以“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实效和经验”为主题,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作为实效性的案例进行了讲解。

第二场主题研讨由《上海宣传通讯》编辑部主任吕东卉主持,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孙力教授做点评。复旦大学yl12311线路检测张东辉教授费希特的贫困问题研究为题进行发言,从思想史的角度探讨论了贫困问题华南理工大学yl12311线路检测经理解丽霞教授“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的中国经验”为题进行发言;上海交通大学yl12311线路检测聘教授张远新“中国贫困治理的巨大成就及重大意义”为主题进行了发言;华东师范大学yl12311线路检测陈红娟教授“比较视域下中国解决绝对贫困的经验探究”为主题发言指出中国对绝对贫困问题的解决是内嵌于制度的正义yl12311线路检测副经理邱卫东以“走向美好生活时代的物化困境及破解之道”为主题进行发言。

在自由发言阶段,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专职秘书、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四级研究员分享了自己关于贫困人口数量以及学者未来研究方向的思考。宜春学院yl12311线路检测经理范松仁认为贫困地区必须要同时解决思想、质量、生产力、长效性这四个方面问题,才能够真正进入全面的现代化。

yl12311线路检测经理杜仕菊教授在总结发言时指出中国之所以能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最重要的是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她强调政府、社会、市场个人在今后的相对贫困治理当中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办,由yl12311线路检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心(57365线路检测中心官网)研究基地承办,以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召开。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国防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等多所国内高校的多名专家学者以及《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多家媒体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


网页发布时间: 2020-11-13